股权激励公司:胜蓝股权丨股权顶层布局与股权激励主体设定(上)
2022-12-03 来自: 山东胜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. 浏览次数:144
作者:苏雯静
在多数民营企业中,企业发展初期或者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,处于单一产品、单一模式时,企业的股权架构也比较简单,一般就是主体公司,主体公司的创始股东多为自然人。
主体公司以某一个或多个产品或项目为主要营利点,开展具体的业务。股权激励时,往往分的是主体公司的股权,老板个人的股权转让。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一级激励主体,单一主体激励。
好处是直接,简单、高·效。
如果公司发展到阶段,或者所处的行业有多个系列,或者涉及门店连锁,在股权激励时,激励主体的设定,就需要综合考虑,要从单一的一级激励主体,考虑一级主体和二级主体的整体规划。我们称之为两级分层分级制激励方式。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激励层,享受到对应的激励方式,才能达到对应的激励效果。
为什么做股权激励时,要先搞清楚激励主体呢?
首先我们要清楚企业利益从哪里来,我们给员工分红的利益从哪里来,或者说是分哪一块的利益。
如果老板自己的主体非常多,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主体,哪些是和利益有直接关系,哪些是间接关系。在分股权的时候,就更容易混乱,从而失去激励效果,或者分钱分不清楚。
所以我们在帮客户做咨询服务时,一般会基于一级激励主体、二级激励主体、三级激励主体进行梳理,去进行相应的边界划分。将各级主体梳理清楚后,再来探讨在哪个主体上面去做激励方案,如何做合适的激励方案,因为不同的主体激励的逻辑是不一样。
比如说连锁型企业,一般会有一个以供应链或品牌管理为主的主体运营公司,但主体公司旗下所经营的门店是独立的个体。主体运营公司就是一级激励主体,个体门店就是二级激励主体。针对门店员工做激励时,最后以门店为激励主体,参与门店的人员都在门店持股,获得门店的收益。
比如喜家德喜家德水饺358股权激励模式、华莱士门店合伙(合伙制,让华莱士远超肯德基和麦当劳)、百果园类直营合伙模式。
除了连锁型企业外,像房地产、制造业等,也存在一级激励主体和二级激励主体。或者集团化公司是围绕某些行业,产生相关行业的产业。比如纺织行业,可能主营业务是纺织,但是会有下属的子公司做印染、文创设计、服装制作等,这个时候集团主体公司就属于一级激励主体,下属的不同行业子公司就属于二级激励主体。
像韩都衣舍的小组制、制造行业的一个生产单元、生产车间等,只要是可以独立核算的内部内单元,可以进行虚拟分红的,可以理解为是二级激励主体,或者是三级激励主体。
整体上来说,所有的行业都会涉及不同的激励主体,只是在不同的层面,或者业务模式上,分出不同的激励主体。
一般来说我们遵循不同的主体来进行设计的分层路径,先结合公司的规模、业务流程、收益来源主体,梳理清楚我们要激励的主体,是在第·一层的一级激励主体,还是在二层的二级激励主体,还是三层的小单元激励主体。
当我们明确了激励主体,再结合对应的激励人员,去设定不同的激励模式,制定股权激励方案,才能让股权激励真正的发挥出应有的效果。
常规来说,一级激励主体可能是母公司,是未来资本运营的一个主体,二级激励主体、三级激励主体实际上是收益、利润来源。
很多企业做股权激励,把股权分下去后,效果不明显。因为股权激励是一个长期的一个东西,要看效果在哪,结果导向于何处,长期激励才能显现出来看到。
很多老板没有梳理自己的利益分配主体,只是盲目的把股权分出去,甚至是股权价值不明显的时候,去分主体公司的股权,而员工只是看短期利益,这个时候,激励效果就很难体现。
不同的激励主体之间,可以形成良好的平衡效果,可以有晋升设置,基于企业的组织形态和内部人员晋升、业务晋升的路径,
所以我们常讨论股权激励,不是单纯就股权激励而谈股权激励,真正要做好股权激励这样的事情,与很多因素相关,我们需要跳出股权激励来讨论。